秉旄仗钺

bǐng máo zhàng yuè
秉:执持;旄:古代军旗;钺:掌权的兵器。比喻掌握军事大权。
秉旄仗钺

秉旄仗钺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bǐng máo zhàng yuè

  • 注音:

    ㄅ一ㄥˇ ㄇㄠˊ ㄓㄤˋ ㄩㄝˋ

  • 解释:

    秉:执持;旄:古代军旗;钺:掌权的兵器。比喻掌握军事大权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尚书·牧誓》:“王左仗黄钺,右秉白旄以麾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8回:“昔姜尚父年九十,秉旄仗钺,未尝言老。”

  • 用法:

    作谓语、定语;指掌军权。

  • 感情:

    秉旄仗钺是中性词。

秉旄仗钺成语接龙:

2
仗义执言 [ zhàng yì zhí yán ]

仗义:主持正义;执言:说公道话。主持正义;说公道话。

他性情耿直,总爱仗义执言。

3
言三语四 [ yán sān yǔ sì ]

形容人多嘴杂,议论纷纷。

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1回:“便惹得那些轻薄男人,言三语四的,岂不从此多事?”

4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5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6
名下无虚 [ míng xià wú xū ]

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
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
7
虚一而静 [ xū yī ér jìng ]

虚心、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,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。

8
静中思动 [ jìng zhōng sī dòng ]

静:平静,静止;动:变动。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。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。

9
动不失时 [ dòng bù shī shí ]

时:时宜,时机。行动不失时机。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。

10
时不再来 [ shí bù zài lái ]

时:时机。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。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。

事机一失,时不再来,惟望宸断。(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七回)

相关成语:

1
秉笏披袍 [ bǐng hù pī páo ]

秉:执持;笏: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;披袍:身穿官服。比喻作官。

2
秉公办事 [ bǐng gōng bàn shì ]

秉持公正之心做事,公事公办。

刘心武《钟鼓楼》第五章:“尽管团长一贯宠着‘师姐’,毕竟他得秉公办事。”

3
打翻身仗 [ dǎ fān shēn zhàng ]

通过行动摆脱困境或不利局面。

孙力《都市风流》第12章:“你得在工程中立功,打翻身仗,懂吗?”

4
斧钺之人 [ fǔ yuè zhī rén ]

斧钺:古代杀人的斧子,泛指刑戮。指因犯罪而应受到刑罚的人。

5
甘心鈇钺 [ gān xīn fū yuè ]

甘心:情愿;鈇钺:同“斧钺”,古代军法杀人的斧子。指甘受刑罚。

6
仗义直言 [ zhàng yì zhí yán ]

仗义:主持正义。指伸张正义,说公道话

曹禺《怀念老舍先生》:“老舍便挺身而出,仗义直言,敢说敢当。”

7
仗义行仁 [ zhàng yì xíng rén ]

注重义气,施行仁德。

8
杖钺一方 [ zhàng yuè yī fāng ]

杖钺:手持黄色大斧,表示威力。比喻掌握兵权或镇守一方。

《晋书·张轨传》:“今稚逆命,擅杀张辅,明公杖钺一方,宜惩不恪。”

9
仗气直书 [ zhàng qì zhí shū ]

仗:依靠,凭借。指坚持正义,毫不隐讳地写出真相。

唐·刘知几《史通·直书》:“若南董之仗气直书,不避强御。”

10
杖节把钺 [ zhàng jié bǎ yuè ]

杖节: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,皇帝授予符节,作为权力的象征;钺:古代兵器。指皇帝授予权力,掌握很大的兵权。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