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仁不让

dāng rén bù ràng
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;不推托;不谦让。当:面对着;仁:原指正义的事;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。
当仁不让

当仁不让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dāng rén bù ràng

  • 注音:

    ㄉㄤ ㄖㄣˊ ㄅㄨˋ ㄖㄤˋ

  • 解释:

   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;不推托;不谦让。当:面对着;仁:原指正义的事;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当仁不让于师。”朱熹集注:“当仁,以仁为己任也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人家骂小弟鱼肉乡愚,这句话仔细想来,在小弟却是当仁不让。(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七回)

  • 用法:

    偏正式;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指该做就做。

  • 谜语:

    不拒绝好事

  • 感情:

    当仁不让是中性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理所当然、义不容辞

  • 反义:

    临阵脱逃、推三阻四

  • 英语:

    not dedine to shoulder; responsibility

  • 俄语:

    не откáзываться от справедливого дéла

  • 法语:

    quand il s\'agit de faire le bien,il ne faut pas chercher à s\'esquiver

当仁不让成语接龙:

1
让三让再 [ ràng sān ràng zài ]

见“让再让三”。

2
再三再四 [ zài sān zài sì ]

重复好几次。

再三再四拉他丛,他又跪下告了坐,方敢在底下一个凳子上坐了。(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五回)

3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4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5
名下无虚 [ míng xià wú xū ]

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
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
6
虚一而静 [ xū yī ér jìng ]

虚心、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,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。

7
静中思动 [ jìng zhōng sī dòng ]

静:平静,静止;动:变动。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。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。

8
动不失时 [ dòng bù shī shí ]

时:时宜,时机。行动不失时机。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。

9
时不再来 [ shí bù zài lái ]

时:时机。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。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。

事机一失,时不再来,惟望宸断。(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七回)

10
来世不可待 [ lái shì bù kě dài ]

对于未来的事,不可期望等待。

相关成语:

1
大言不惭 [ dà yán bù cán ]

满口自吹自夸的话;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。

严知孝听他这个得意的学生大言不惭的说着,脸上的愁闷就散开了。(梁斌《红旗谱》四二)

2
大惑不解 [ dà huò bù jiě ]

惑:疑惑迷乱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。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

母疑涉妄,然窥女无他,大惑不解。(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土偶》)

3
恩不放债 [ ēn bù fàng zhai ]

对亲人不宜放债。意谓免因钱财交往而致发生怨怼。恩,指亲人。

4
耳不离腮 [ ěr bù lí sāi ]

两种关系十分接近、亲密。

5
耳不旁听 [ ěr bù páng tīng ]

两耳不往旁边听。形容专心致志的神态

6
耳不忍闻 [ ěr bù rěn wén ]

不忍心听,形容情景十分凄惨。

《中国的西北角 贺兰山的四边》:“其启行也,数日前号泣震地,耳不忍闻。”

7
二话不说 [ èr huà bù shuō ]

不说任何别的话。指立即行动。

来到岸边,二话不说,驾起船,直奔河心。《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》

8
负固不宾 [ fù gù bù bīn ]

同“负固不服”。

9
负固不服 [ fù gù bù fú ]

依恃险阻而不臣服。

张维等今被大兵围困,负固不服。《水浒传》第九九回

10
富贵不淫 [ fù guì bù yín ]

①不为金钱、地位所迷惑。②见“富贵不能淫”。

清·张潮《虞初新志》:“不然,何富贵不淫,威武不屈耶?”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