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声切响

fú shēng qiè xiǎng
浮声:平声;切响:仄声。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。
浮声切响

浮声切响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fú shēng qiè xiǎng

  • 注音:

    ㄈㄨˊ ㄕㄥ ㄑ一ㄝˋ ㄒ一ㄤˇ

  • 解释:

    浮声:平声;切响:仄声。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宋书·谢灵运传论》:“夫五色相宣,八音协畅,由乎玄黄律吕,各物宜。欲使宫羽相变,低昂互节,若前有浮生,则后须切响。”

  • 用法:

    作宾语、定语;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。

  • 感情:

    浮声切响是中性词。

浮声切响成语接龙:

1
响不辞声 [ xiǎng bù cí shēng ]

响:回声。回响不能离开声音。比喻荣誉从实际作为得来。

2
声东击西 [ shēng dōng jī xī ]

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;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;实际进攻西边。声:声张;击:打击。

蜀人或声东击西,指南攻北,吾兵必须分头守把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十一回)

3
西台痛哭 [ xī tái tòng kū ]

宋末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害。八年后,谢翱与友人登西台痛哭致祭,并作《登西台恸哭记》以记其事。后用以称亡国之痛。

风流十年无遗爱,谁解西台痛哭诗。叶叶《书壬子宫驼记后》诗

4
哭丧着脸 [ kū sāng zhe liǎn ]

心里不愉快,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。

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十章:“金光亮一个人跪在老地主的坟前,哭丧着脸开始了他的祭祖仪式。”

5
脸无人色 [ liǎn wú rén sè ]

形容极端恐惧。

6
色中饿鬼 [ sè zhōng è guǐ ]

比喻极其贪色的人。

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一卷第二回:“怎奈这个皇上是个色中饿鬼。”

7
鬼使神差 [ guǐ shǐ shén chāi ]

鬼神暗中支配着。比喻行动不由自主;事出意外。

正是呢,这是一高兴起灶,鬼使神差来了这些人。(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九回)

8
差三错四 [ chā sān cuò sì ]

颠倒错乱。

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,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。(《元曲选 合同文字》)

9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10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相关成语:

1
飞扬浮躁 [ fēi yáng fú zào ]

轻浮急躁。

2
浮瓜沉李 [ fú guā chén lǐ ]

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。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。

这样时候,多少王孙公子雪藕调冰、浮瓜沉李也不为过。(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)

3
浮家泛宅 [ fú jiā fàn zhái ]

泛:漂浮;宅:住所。形容以船为家,在水上生活,漂泊不定。

明太祖为惩罚叛逆,不准他们在岸上落脚,因而浮家泛宅在富春江上,以打鱼为生。(高阳《清宫外史》下册)

4
浮文巧语 [ fú wén qiǎo yǔ ]

华丽而空泛的言词。

我是不相信他的浮文巧语的

5
浮名虚誉 [ fú míng xū yù ]

浮名:虚有的名声;虚誉:不实在的称誉。虚有的名声和不实在的称誉。

郁达夫《钓台的春昼》:“倘使我若能在这样的地方结屋读书,以养天年,那还要什么的高官厚禄,还要什么的浮名虚誉哩?”

6
浮语虚辞 [ fú yǔ xū cí ]

指大话、空话。

7
浮云富贵 [ fú yún fù guì ]

浮云:飘浮的云彩。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。比喻把金钱、地位看得很轻。

自己一生契重名士,以为无不可招致之人,今日竟遇着一个铁君,真是浮云富贵。(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六回)

8
浮踪浪迹 [ fú zōng làng jì ]

浮:飘浮;浪:流浪。飘浮不定的踪影,到处流浪的足迹。比喻四处飘泊,不安定的人或生活。

清·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15回:“我择婿数年,只有这个苏友白中意,却又浮踪浪迹,无处去寻访。”

9
浮云蔽日 [ fú yún bì rì ]

浮云遮住太阳。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。后泛指小人当道,社会一片黑暗。

莫道浮云终蔽日,严冬过尽绽春蕾。(陈毅《赠同志》诗)

10
浮云朝露 [ fú yún zhāo lù ]

漂浮的云彩,清晨的露水。比喻时光易逝,人生短促。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