韬声匿迹

tāo shēng nì jì
隐匿音信踪迹。谓不被人所见闻。
韬声匿迹

韬声匿迹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tāo shēng nì jì

  • 注音:

    ㄊㄠ ㄕㄥ ㄋ一ˋ ㄐ一ˋ

  • 解释:

    隐匿音信踪迹。谓不被人所见闻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晋·挚虞《征士胡昭赞》:“投簪卷带,韬声匿迹。”

  • 用法:

   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
  • 感情:

    韬声匿迹是中性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韬神晦迹

  • 英语:

    cease all public activities(keep silent and lie low)

韬声匿迹成语接龙:

2
匿影藏形 [ nì yǐng cáng xíng ]

隐藏形迹;不露真相。

若夫暗藏之汪精卫,则招摇过市,窃据要津;匿影藏形,深入社会。(毛泽东《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》)

3
形于言色 [ xíng yú yán sè ]

色:神色。内心的活动表露在言谈和神色上面。

《魏书·任城王传》:“每怀郁怏,形于言色,遂纵酒欢娱,不亲政事。”

4
色中饿鬼 [ sè zhōng è guǐ ]

比喻极其贪色的人。

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一卷第二回:“怎奈这个皇上是个色中饿鬼。”

5
鬼使神差 [ guǐ shǐ shén chāi ]

鬼神暗中支配着。比喻行动不由自主;事出意外。

正是呢,这是一高兴起灶,鬼使神差来了这些人。(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九回)

6
差三错四 [ chā sān cuò sì ]

颠倒错乱。

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,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。(《元曲选 合同文字》)

7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8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9
名下无虚 [ míng xià wú xū ]

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
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
10
虚一而静 [ xū yī ér jìng ]

虚心、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,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。

相关成语:

1
吞声忍泪 [ tūn shēng rěn lèi ]

形容强忍悲伤。

清·伤时子《苍鹰击·题词》:“冷尽初心恨未休,吞声忍泪几春秋?”

2
吞声忍气 [ tūn shēng rěn qì ]

吞声:不敢出声;忍:忍耐。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,不敢出声。

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论“人言可畏”》:“对强者它是弱者,但对更弱者它却还是强者,所以有时虽然吞声忍气,有时仍可以耀武扬威。”

3
吞声饮气 [ tūn shēng yǐn qì ]

犹吞声忍气。

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公荐》:“仄陋之下,吞声饮气,何足算哉!”

4
吞声饮恨 [ tūn shēng yǐn hèn ]

谓抱恨无言。语本南朝梁江淹《恨赋》:“自古皆有死,莫不饮恨而吞声。”

清·湘灵子《轩亭冤·哭墓》:“从今惹得俺吞声饮恨,凭吊秋坟!”

5
吞声饮泣 [ tūn shēng yǐn qì ]

形容不出声地悲泣。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0回:“正在吞声饮泣,看见凤姐那边的丰儿送衣裳过来。”

6
偷声细气 [ tōu shēng xì qì ]

轻声轻气。

7
同声共气 [ tóng shēng gòng qì ]

比喻亲密无间,志趣相合。

8
同声同气 [ tóng shēng tóng qì ]

见“同声共气”。

9
同声相应 [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]

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。指志趣、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,自然地结合在一起。

续范亭《号召山西人民推翻万恶无耻军阀阎锡山》: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,心心相印,脉脉相通。”

10
贪声逐色 [ tān shēng zhú sè ]

贪爱歌舞,追求女色。形容生活放荡。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