焚林之求

fén lín zhī qiú
焚:烧。焚烧山林来求取贤才。
焚林之求

焚林之求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fén lín zhī qiú

  • 注音:

    ㄈㄣˊ ㄌ一ㄣˊ ㄓ ㄑ一ㄡˊ

  • 解释:

    焚:烧。焚烧山林来求取贤才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南朝·梁·任昉《齐竟陵文宣壬行状》:“既允焚林之求,实兼仪形之寄。”

  • 用法:

    作宾语;用于求才。

  • 感情:

    焚林之求是贬义词。

焚林之求成语接龙:

1
求三拜四 [ qiú sān bài sì ]

到处求人帮忙。

2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3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4
名下无虚 [ míng xià wú xū ]

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
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
5
虚一而静 [ xū yī ér jìng ]

虚心、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,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。

6
静中思动 [ jìng zhōng sī dòng ]

静:平静,静止;动:变动。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。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。

7
动不失时 [ dòng bù shī shí ]

时:时宜,时机。行动不失时机。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。

8
时不再来 [ shí bù zài lái ]

时:时机。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。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。

事机一失,时不再来,惟望宸断。(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七回)

9
来世不可待 [ lái shì bù kě dài ]

对于未来的事,不可期望等待。

10
待人接物 [ dài rén jiē wù ]

物:人物;人们。接待交往各种人物。指平时与人相处。

他对事能从各方面看,能有充分的谅解精神,因此他的待人接物都有很合理的态度。(邹韬奋《患难余生记 流亡》)

相关成语:

1
蕃篱之鷃 [ fán lí zhī yàn ]

蕃:通“藩”;蕃篱:篱笆;鷃:鹌鹑。栖息在篱笆上的鹌鹑。比喻鼠目寸光,见识狭小的人。

2
奋矜之容 [ fèn jīn zhī róng ]

奋:振起,发扬;矜:自以为是;容:容貌,仪容。自以为比别人有能耐的一种骄傲表现。

3
泛驾之马 [ fěng jià zhī mǎ ]

泛驾:覆驾,不受驾驭。不受驾驭的马。比喻敢于创新的英雄人物。

4
匪躬之操 [ fěi gōng zhī cāo ]

躬:自身;匪躬:指为君主尽忠而不顾自身。指不顾自家性命而尽忠王室的节操。

5
簠簋之风 [ fǔ guǐ zhī fēng ]

簠簋:古代食器、祭器。指官吏贪财受贿的风气。

6
匪躬之节 [ fěi gōng zhī jié ]

躬:自身;匪躬:指为君主尽忠而不顾自身;节:节操。指不顾自家性命而尽忠王室的节操。

唐·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居无用之地,而致匪躬之节。”

7
附骨之疽 [ fù gǔ zhī jū ]

附:靠近;疽:毒疮。紧贴骨头的毒疮。比喻侵入内部而又难以除掉的敌对势力。

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77章:“这种行动不但不可以截断京汉路的交通,而且北京也受到一定的威胁,所以奉军视为附骨之疽。”

8
肺腑之谈 [ fèi fǔ zhī tán ]

肺腑:内心。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话

9
锋镝之苦 [ fēng dí zhī kǔ ]

锋:刀尖;镝:箭头;锋镝:刀剑,指战争。比喻饱受战争的苦难。

10
负鼎之愿 [ fù dǐng zhī yuàn ]

鼎:古代立国的重器。担负辅佐君王大任的愿望。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马援传论》:“及定节立谋,以干时主,将怀负鼎之愿,盖为千载之遇焉。”

大家在看: